汕尾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SHANWEI FEDERATION OF INDUSTRY&COMMERCE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完善我市农村文明创建的建议


完善我市农村文明创建的建议

 

欧炎

 

—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

 

    文明城市是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反映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具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我市文明创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竞争更是激烈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行为体现修养。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增强自我修养。只有人人的高尚人格,才能造就出一座文明的城市。根据我市城乡分布明显的实际情况,就从乡风文明提提建议: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消极落后的。树立文明新风,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准确把握形势,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当前我市农民的开拓新意识与建设小康的任务不相适应。一方面,农民的致富意识增强了,但开拓创新的精神仍相对缺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少农民闯入一二线城市,矢志创业拼搏,但仍有一些农民,小富即安和故土难离的思想仍很牢固。另一方面,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但适应市场的能力仍相对较弱。因农民信息不足,缺乏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意识和能力,看到有利可图的产品就一哄而上,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当前我市农民的精神文化基础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相对较弱,基层文化活动开展较少,形式比较单调。思想教育方法陈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展得不多,从而导致人们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再者当前我市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与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不相适应。近年来,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大为增强,但崇尚科学的氛围仍然不浓。尤其是特色种养或龙头企业的带动力还很薄弱,科技致富的示范效应还不太明显。同时,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农民群众接受科技知识的能力较弱,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大多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的精神基础。

    树立文明新风,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高思想素质,服务农村发展。如何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本人认为:

    1、以文明创新理念。树立文明新风,要立足农村和农民思想和生活实际,从农民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和思想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二是与兴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与开展以整治村容村貌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四是与依法治村相结合,使乡风文明建设真正贴近基层、贴近农民。

    2、以文明培育新人。要加强阵地建设,加强乡镇党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广播站、村图书室的经费投入,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要加强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要大力实施文化工程,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使争创文明家庭、建设文明村镇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3、以文明促进民主。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自己来进行。要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一是要由村民讨论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乡规民约。二是要在农村中普遍建立健全各种理事会、评议会、议事会、协会等农民自治组织。三是要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要发挥党的核心作用,认真落实“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强乡村基层班子建设,推进镇(乡)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农村民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

    文明创建工作不是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全民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构建的民心工程;文明礼貌不是一句美丽的口号,也不是束之高阁供人们顶礼膜拜的古老而神圣的碑文,它是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能够想到、做到,并且能够力所能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