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扶持政策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市美顿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丽琼
发布时间:
2011-01-13
来源:
今年9月25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各地党政在强化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加快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是我省民营经济再发展又一个政策性的支持,再一次提高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地位。
我市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力军。建市以来,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市场和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占全市的GDP、税收、就业率等经济指标超过一半以上。我们清楚看到,发展民营经济不当是在经济数据上的表现,更重要是关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由于民营经济是由众多个体户、私营企业等主要成分组成,社会中的从业人员主要在民营企业中就业。可以这样说,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最大的惠民政策。
建市以来,虽然我市民营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可与周边市县、特别是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民营经济比较,其发展显得落后。全市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年生产销售额过亿元的内需型的民营企业,没有一家年交纳税收超千万元的内需型的民营生产企业。我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三多三低三少”的问题:传统产业多、家族式经营多、中小企业多、创新能力低、核心竞争能力低、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技术人员少、著名商标和名优产品少、新产业的企业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不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我市经济投资环境正在改善加强中,一批有市场、有技术和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转移到外地发展,或者是把资金投入到外地,造成了我市私营企业资源和大量资金流失。
近年来,我市在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意见》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市的投资软环境还不尽人意,一些部门官员对民营经济发展没有紧迫感,认为民营经济发展“事不关已”,存在求我办事的老大官僚作风。二是我市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不够,“三促进一保持”得不到全面的落实,大多企业仍停留在落后的产业和较原始的管理,这与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不够有关;三是征地难的瓶颈,制约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目前中小型的民营企业用地基本都是通过市场转让。城区的一家老民营企业,其生产的产品销售全国各地沿海和东南亚地区,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为了转型升级,找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找别人转让土地时,土地价格高于原征地价的七倍,最终还是由于转让手续问题没办法解决用地问题,至今该单位还奔波在征地的漫长路上,错失再发展的机遇;四是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基本的解决,主要是企业可抵押物价值低,贷款额度低,融资方式单一,只靠银行贷款渠道融资。银行信用担保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担保的贷款业务未得到开展:五是企业用工成本普遍提高,招工难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问题,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资本的积累。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通过调研和经营中的亲历,认为造成问题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还是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较慢,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各地政府将快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放在大项目的招商和投入,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扶持力度不够,服务水平不高。为此,根据《意见》的指导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市委、市政府要抓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意见》,创新和制订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的政策措施,把政策措施落实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在抓大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关心和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构成经济社会立体型的健康发展。党政部门要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民营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我市在组织举行文化联谊和招商推介等重大活动,要组织安排民营企业参与,为他们搭建沟通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积极社会作用。同时,要积极组织民营企业经营者到外地考察学习。
三、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省和市的科技研发、新产业、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等专项扶持资金的帮助工作。要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申报专利、商标和资格认定等工作,推进我市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等工作的开展。
四、重视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我市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在我市设立管理咨询培训机构,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学院继续培训机构进入我市,对我市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进行针对性强、系列化、专业化的培训和提高。把省、市政府专项培训项目资金直接划拨给这些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减轻民营企业的负担。
五、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建立企业文化,树立创新观念,大胆引进人才,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申报国家、省驰名(著名)商标和名优产品,开发和保护知识产权,向新能源、环保、节能、信息技术、网上购物、绿色食品、物流、旅游等新产业中调整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征地难的问题,针对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用地需求面积不大、经营体制灵活、经济效益快和有一定市场基础等特点,制定扶持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用地规定,抓住民营企业用地“宜而精”的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度做规划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园区。同时,对于民营企业征用土地要限时开发使用,防止企业圈地图利。
七、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多渠道融资。要大胆鼓励和支持我市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改变我市没有上市公司的落后状况。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要充分发挥我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的作用,成为真正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服务机构。
八、切实帮助目前民营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我市各级人事劳动部门、技工学校和职校等单位,要积极为当地民营企业用工服务,鼓励我市就业年轻人树立在汕尾就业、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思想观念。同时,要积极宣传和营造我市人文关怀的用工环境,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市民营企业务工,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尽力为他们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九、要加大各级工商联、商会(协会)的组织作用。市政府应当分工一名副市长联系工商联的工作,有利于政府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民营工作中的作用。要贯彻中央[中发2010年16号]文件精神,授权工商联作为行业协会(商会)业务主管单位,促进我市行业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关新闻